同心抗疫,共克时艰—药学院师生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药学院 发布时间:2022-03-28浏览次数: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药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学院各项工作发展,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务之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严格执行校(院)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在校师生健康安全。

学院党委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进入紧急状态,药学院党委迅速行动,向全院师生党员发出了《致药学院党支部和党员的一封信》,动员全体党员发挥抗疫“主力军”作用,向“疫”而行,带头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阵地。学院党委书记带领2名班子成员、1名学工办主任(辅导员)和2名实验室主任主动请缨留在校内组建闭环管理工作小组,靠前指挥,多次深入核酸检测点、学生宿舍、实验室等一线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切询问学生核酸检测、上网课、就餐、心理健康、科研实验、健身活动等各项事宜,默默陪伴、悉心指导、无私奉献;校外的教师也没有放松,认真线上教学,积极志愿服务。药学院全体教师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学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学生核酸检测、网课学习、考研复试、健身活动井然有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药学院全体在校生严格执行校(院)的闭环管理和疫情防控规定,圆满有序地完成了两次全员核酸检测和两轮的核酸抽检;居家办公的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利用线上平台悉心授课,同学们在宿舍、教室、图书馆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毕业班辅导员积极为考研复试学生提供后勤保障,先后联系副院长办公室、会议室、心理辅导室、教研室等10余间办公室作为线上复试考场,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复试的顺利进行;各专业、各班级积极开展以“强身抗疫、拥抱春天”为主题的系列健身活动,跳大绳、羽毛球、足球、篮球、跑步、踢毽子等活动火热开展。

多措并举保安全,实验室井然有序

为确保研究生科研任务和本科生毕业设计不受影响,药学院决定暂不关闭实验室,采取多项举措确保实验室持续平稳运行。学院闭环管理工作小组和实验室留校教师每日两次开展实验室巡查,督促并教育学生注意水、电、设备安全,指导并监控危险性实验开展,保障实验室平稳运行;居家办公的研究生导师和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时刻与学生保持线上联系,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校(院)的疫情防控措施,时刻了解学生实验动态与进展,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合理安排实验内容。闭环管理以来,药学院实验室全部面向学生开放,7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的实验项目正常进行,实验室秩序良好。

同心抗疫,学团队伍一直在线

闭环管理以来,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洪涛带领全体辅导员不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线上办公等多种方式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习情况和心理情绪等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心系学生,为疫情闭环管理带来阵阵暖意。为了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校(院)疫情防控的管理措施,发挥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各年级分别召开线上家长会,辅导员与家长们交流了校(院)的闭环管理措施,学生的网课学习、心理疏导、健身活动等方面的暖心行动,发放了《致山一大药学院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极大程度安抚了家长们焦急的情绪,让家长们安心、放心。近几天先后有4名学生外出就医,学工办主任乔峰帮助学生办理请假手续、联系校医院专车陪同学生到医院治疗,守护学生的安全健康。通过召开学生骨干座谈会,将校(院)的管理措施迅速传达给全院各班级,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真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向英雄致敬学习,争做优秀志愿者

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直检测队领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白晓卉同志,在疫情防控一线突发心脏病,为抗击疫情献出宝贵的生命。药学院积极响应校(院)党委号召,召开向“英雄致敬——白晓卉同志英雄事迹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洪涛带领学生代表一同缅怀白晓卉同志的先进事迹,号召全院学生大力弘扬白晓卉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从日常管理做起,严格遵守校(院)防疫规定和工作安排,做好个人防护,认真上好网课,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全院共有20余名教师和360余名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核酸检测、公共场所执勤、数据报送等方面发挥了“学英雄、争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彰显了新时代教师和山一大学子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药学院全体师生将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坚守四“战场”,防“疫”勇担当 ——药学实验中心抗疫行动纪实

下一篇:多措并举保安全,井然有序开实验 ——药学院闭环管理期间药学实验中心平稳运行纪实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院(药物研究所)   鲁ICP备19027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