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奉献社会、投身实践的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药学院“岐黄本草”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9月11日,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洪涛带领部分师生赴沂蒙革命老区费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费县政府挂职副县长夏成才、团县委书记王文芝,鲁南制药集团劳动人事部总监宋祥云、经理郭永帅,药学院中药学系教师刘克、团总支副书记彭曼曼参加活动。
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

到达费县后,志愿者们首先来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下,向英雄们致敬。随后,志愿者们有序走进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走进了那段硝烟阵阵的革命时代,寻访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缅怀英魂先烈。在讲解员深情地讲解下,一张张战场照片,一件件历史遗物,一个个感人故事,一枚枚闪亮奖章,都讲述着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无畏。通过参观使志愿者们的内心深受感动和鼓舞,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观完纪念馆,志愿者们来到《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大家了解了《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过程,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小调承载着“沂蒙精神”历久弥新的深刻内涵,对于延续红色血脉、培养奋斗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也使大家不自觉回忆起那个波澜壮阔的红色年代,坚定了不断奋进、砥砺前行的决心。先辈们用鲜血织就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激励着志愿者们认真学习践行“沂蒙精神”,自觉接受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把握机遇,脚踏实地,感受党的号召,传承革命精神。

